当前时间:

首页 > 代表工作 > 建议公开 > 答复意见

鄂托克前旗农牧局关于旗十一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61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04

字号:

尊敬的高荣堂代表:

关于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全旗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议已收悉,现对你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关于乡村振兴样板区纳入规划情况

《鄂尔多斯市十四五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规划》《鄂尔多斯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2年已印发,关于全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相关内容在规划中有体现,具体情况如下:

在《鄂尔多斯市十四五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规划》中提到如下内容:一是第一章发展定位中,提出“‘十四五末,将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样板区二是第二章高质量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中提出在我旗发展玉米、辣椒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及其加工业,建设绒毛加工厂,发展皮张精深加工、速食羊杂等产品。三是第三章推进黄河流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中提出以我旗为核心区之一,发展高端肉牛产业集群;鼓励开展旗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争取创建市级、自治区级产业园;打造特色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嘎查村。第二节中提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建设数字农田;推进农田节水设施建设,加大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耕地管护;加强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现代畜牧业建设;加强加工业设施配套和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农牧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健全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第三节中提出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小农牧户和现代农牧业利益联结机制。第四节中提出推行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第五节中提出加强沿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强化耕地及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鼓励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新模式四是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建设,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等内容。

在《鄂尔多斯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中提到如下内容:一是第一章指导思想中提出打造自治区乡村振兴样板区二是第三章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提出精准发展后续产业三是第四章有序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提出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内容。

二、关于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情况

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发展用地已纳入全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具体在第六章打造绿色高效的农牧空间中提出构建农牧空间格局,引导农牧业高效发展内容中涉及。同时,各旗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三、关于集中财力支持乡村振兴样板区情况

统筹整合国家项目资金,金融机构、社会资本集中财力支持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目前,我旗农牧领域争取到中央农村综合性改革、绿色农畜产品肉羊生产发展、市级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上级专项资金(不含补贴类)1亿元以上,旗政府也连续5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良种繁育、育苗产业、干鲜两用型辣椒、休耕、绒山羊产业、牲畜屠宰、品牌培育、智慧农业、超采区合法水浇地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样板区打造。

四、关于科学规划种养殖结构情况

制定印发了《鄂托克前旗农牧业十四五发展思路》,确定了一区统领、两全示范、三高目标、五联举措、六区共建、七化保障的农牧业发展布局,即以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为统领,形成全域联动、全产业带动的农牧业发展格局,实现资源高质量配置、产业高质量循环、产品高质量供给三高目标,建立果蔬产业联盟、肉羊肉牛产业联盟、绒山羊产业联盟、生态产业联盟、农机和兽医社会化服务产业联盟,走六区共建的协同融合发展新路子(建设无定河流域果蔬产业经济区、昂素镇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城川西北部(原珠和、吉拉、二道川)和昂素西南部畜牧业产业重塑试验区、上海庙硬梁地区绒山羊保种优化增效养殖经济区、上海庙矿区城郊设施农牧业高效经营区、敖镇产业融合发展综合经济区),提升农牧业七化保障水平(组织化引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增值、科技化提升),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我旗建成农畜产品安全旗、乡村振兴示范旗。截至2022年底,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8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8.9万亩、经济作物7.7万亩、饲料作物38.6万亩牲畜存栏量突破200万头只,其中羊193万只、牛7.2万头、猪3.7万头、禽4.34万只,农牧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并荣获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五、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我旗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0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42万亩(包括十二五以来,水利、财政、自然资源部门实施的已录入国家项目库项目)。基本农田中未建高标准农田67.7万亩,其中不具备建设高标准农田条件的基本农田14.98万亩2011年以来实施过水利、财政、自然资源部门农田水利项目),剩余52.72万亩地块零碎分散且整合难度大,按照最新项目选址标准(自治区要求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选址坚持三个必须、三个优先、一个严禁原则。三个必须,一是项目区内现有耕地必须已纳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二是项目建设必须集中连片。三是水浇地高标准农田要具备水利部门核定的,可以满足项目建成后所有耕地灌溉需求的水源和用水指标。三个优先,一是水浇地优先支持拟整村整组整片按照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整治模式(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布局;按照新的规划,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旱地优先支持拟实施旱平地田块调换整合及旱坡地梯田化改造的。二是优先支持已开展设计招标、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或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三是优先支持建成后新增耕地比例高和粮食产能提升明显的。一个严禁严禁将2011年及以后相关部门立项建设的和已纳入十二五清查评估数据库的高标准农田列入需求计划),实施难度较大。2023年我旗无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现已完成2024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储备工作,共储备项目3个、3.28万亩,均已录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农村牧区投资项目储备库。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一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内政办发〔202272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补助标准水浇地不低于1700元、旱地不低于1200元。同时,自治区每年安排1000万元对当年项目建设成效好的旗县(市区)给予奖励,安排1000万元对建成项目管护成效好的嘎查村集体给予奖励。党的二十大指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下一步,我旗计划开展2025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储备工作,并预计在2030年前,逐步将全旗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六、关于农牧业绿色发展情况

深入推进四控行动,农业控水增效方面,积极推广普及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测墒灌溉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引进高效节水滴灌设备、推广抗旱农作物等措施压减农业用水量。控药减害方面,大力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累计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94万余亩、统防统治90余万亩,利用好现有病虫害监测设备监测虫情,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减量增效方面,加大控肥增效宣传力度,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等措施,促进精准施肥,累计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8.35万亩,有效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地膜回收率达8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畜禽粪污第三方处理中心4处,完成11家规模养殖场、17家生猪养殖大户、170家牛羊养殖大户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全旗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2%,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七、关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

全域推广滴灌覆盖工程,制定印发《鄂托克前旗2023年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方案》,全旗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7.6万亩以上,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62.4万亩以上。加大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力度,实施休耕3000亩,推行“10亩水浇地兑换0.8亩拱棚+9.2亩抗旱节水作物种植模式,建成106.4亩置换拱棚。示范种植白玉山药等抗旱节水作物,配套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推广菌肥水一体化技术等,努力挖掘增产、增收、节水潜力。

八、关于农畜产品市场建设情况

持续完善三段地牲畜交易市场、城川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冷藏保鲜库等传统线下市场基础设施。恒科、人人益、草原侠等企业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20多个地区开设直营店、体验店、专柜80多个,并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销售产品。加强与中国肉类协会合作,借助山东寿光市优势,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绿色优质农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九、关于农牧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情况

近年来,累计落实中央及自治区财政补贴资金1.2亿元,各类机械保有量快速稳定增长,拥有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1076台套,全旗农机总动力达到29.34万千瓦,农牧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以上。大力发展智慧农牧业,通过实施两期工程,建成四个平台(乡村振兴战略指挥平台、农牧业人工智能决策平台、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动物疫病监测数字化云平台)六大应用(大田种植管理系统、设施园艺管理系统、家庭牧场管理系统、智慧农机管理系统、农情一体化监测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主的乡村智能运营中心和6个数字农牧业示范基地及81个动物疫病检测点。今年,打造机械化示范户200户,加快引进柠条加工利用机械,建立数字化生态农业服务中心,加强农牧业遥感、大数据、物联网应用,提升数字化种养殖水平,全速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十、关于社会化服务情况

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原则,加快培育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今年争取各类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665万元,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9家,现有农牧业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61家,能够开展以玉米种植为主深耕、旋耕、播种、施肥、飞防植保、收获生产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年均种植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2万亩。推广兽医社会化服务,建成9家兽医社会化服务机构,年均开展驱虫、防疫、防治、配种等环节的牲畜社会化服务达到10万头只动物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旗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一产重塑和旗级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发挥好农牧业优势,从土地、科技、种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实施农牧业十百千万亿五大工程,依托科技、创新、改革三大要素培育壮大肉羊、肉牛、绒山羊、果蔬、饲草五大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发挥国内先进地区的管理技术、管理经验、销售平台,推动我旗设施农牧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一体化发展。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全旗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




  • 主办:鄂托克前旗人大常委会 承办:鄂托克前旗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电话:0477-7622608     Email:eqqrd@163.com
    蒙ICP备16004476号-1    
  • 技术支持:海瑞科技